正家风才能兴国风

  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国家、国家,家的聚合就是国。因此,家风的清正温馨,才能形成民风的清纯祥和以及国风的清明强盛。

  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行、礼仪和睦,从而扩展到家国天下。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重要的修身治国法则。而要“修身”,必须先“齐家”,以清正的家风、家教来使家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懂得并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礼”。“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上》),“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如果在家不懂得“父父、子子”,不尊敬老人,不守家规、家法;今天,在社会上不讲“君君、臣臣”,不与中央保持一致,不遵守党纪国法,那社会和国家岂不是散如盘沙?“重振汉唐雄风”的“国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岂不成了空话?

  正家风,首先要重家教。家庭是人生起锚扬帆的起点和避风休憩的港湾,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甘露和春雨。父母是子女成长的第一教师。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是家教的楷模,因而孟子长大后才发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感慨。人们说某某出生于“书香门第”,就是说这个人出身于读诗书、讲礼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家庭,受过良好家庭教育,自然利于这个人的成长和成才,但也不尽然,有些虽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出生于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甚至从小经过贫困乃至苦难的磨炼,特别是受到父母坚韧奋斗精神和纯朴家风的熏陶和感染,也利于在逆境中成才。环顾四周,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和磨难,才获得成功的;现在走上领导岗位(包括中央领导)的同志,不少也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如果没有当年到基层锻炼,没有“接地气”的磨炼,他们能像现在那样具有知下情、重民意、为人民谋福祉的情怀吗?“文革”中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导致好的家风失传,教训深刻。什么是“败”?“文”字加“贝”字就是败。传统“文”化被“贝”(钱)所连累,就会造成道德下滑和社会风气的“败”坏,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和反思么?前些年,有个口号叫“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当时有启示人们重视教育的意义,但现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应改改了。眼下人们的日子比过去富裕了,加之计划生育和“独子”增多,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使下一代成了“娇宝宝”、“小皇帝”,爷爷奶奶在孙子面前自己也成了“孙子”。我十分担心,我们在蜜罐中长大的下一代将来能经得起国际风云变幻的大风大浪么?能涌现出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之时奋勇血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么?须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再富也要苦孩子”啊。

  最近,我写了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生命的根》,《时代人物》杂志和《文化艺术报》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响。我出身贫寒,父母是一九四二年从河南逃荒到西安,我是在西安出生的。父亲虽然在旧社会上过私塾,但文化不高,从小也给我讲过“爱子要懂孟母三迁,尊长要学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及孔孟圣贤的一些格言;母亲却是文盲,但她老人家的许多朴素而深刻的话语,如“糟蹋粮食天地不容”、“要把苦日子过甜,也要善于把甜日子过苦”、“人生难免有七灾八难的时候,帮别人也是帮自己”、“人总要吃东西才能长大,包括吃亏”以及“左顾右盼行路,上孝下慈做人”等等。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了我做人做事、传承家风的座右铭。可以说,我的母亲不仅是我遮风挡雨的树冠、攀附生存的树杆和生命的根,而且是我启蒙教育的第一老师。从父母身上我也懂得这个道理:要当好人生的第一老师,做父母的不仅要重视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要言传身教,“做”功重于“唱”功。须知,孩子从父母身上读的是最动听、最易学的“无字”之书啊。同时,我也倡议:媒体要大力宣传好的家风和教子有方的家长,在弘扬社会主弦律中增强社会的正能量国之雄风,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