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三儿童与安全

建设儿童成长安全环境构建儿童伤害防控体系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张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儿童安全事关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儿童健康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生命权与受保护权内容,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陕西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要求,结合西安儿童发展实际,《西安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规划”)首次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全面回应儿童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10条主要目标和12条策略措施,推动儿童成长安全环境和儿童伤害防控体系建设,守护儿童安全与健康。“儿童与安全”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强调降低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义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包括:跌落、锐器伤、砸伤、烧烫伤、碰击伤、挤压伤、砸伤、咬伤、爆炸伤、中毒、触电、溺水、异物伤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伤害等14种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死亡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位死因,也是儿童致残的主因。意外伤害还可造成儿童身心发育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家卫健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占到所有意外伤害的1/3以上。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中,诸如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湿地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域较多,所以新规划将“减少溺水隐患,儿童溺水死亡率持续下降”单列出来予以强调,并提出隐患水域巡查、开放性水域加强开放性水域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儿童防溺水和应急救助知识教育等措施。新规划还提出要“预防和减少儿童跌倒、跌落、烧烫伤、触电、中毒伤害及动物咬伤、自然灾害、设施设备伤害等”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意外伤害系列措施,如推广使用窗户护栏、窗口限位器等防护用品,减少儿童跌倒、跌落;推广使用具有儿童保护功能的家用电器燃气具,预防儿童烧烫伤及触电;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包装的农药、医药、日用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避免儿童误食、误用;规范犬类管理及宠物饲养,预防儿童被动物咬伤或伤害;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儿童及其监护人(看护人)针对地震、火灾、水灾、踩踏等灾害性、突发性事件的防灾避险技能;引导儿童正确使用电动扶梯、旋转门、自动开关门、地铁复合门等设施设备等,全面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持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完善校园周边学生交通安全设施,依法依规加强校车管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等,降低致死致残率,保护儿童生命安全。

二、注重预防制止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

针对儿童的暴力是指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身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忽视,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根据暴力性质,儿童暴力伤害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身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及各种形式的忽视。暴力对儿童造成的危害,不仅体现为直接的身体或心理创伤,而且会影响其以后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暴力对儿童的严重危害可以导致儿童出现终身的社会、情感和认知障碍以及危及健康的行为。因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都禁止针对儿童的一切形式的暴力。新规划要求强化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网络、司法等儿童保护责任,建立防控儿童暴力伤害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健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平台,落实儿童暴力伤害发现、报告、干预机制;落实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鼓励公众依法劝阻、制止、检举、控告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此外,针对近年来普遍关注的校园欺凌现象,提出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完善落实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校园欺凌零容忍,司法部门依法依规及时调查和处置欺凌事件,维护校园的公共秩序和教学秩序;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环境,切实加强学生法治和校纪校规教育,杜绝不良行为;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健全校园欺凌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工作机制,提高教职员工、家长、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敏感度,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通过以上策略措施,确保儿童远离暴力伤害,保护儿童身心健康。

三、关注儿童成长的安全环境建设

良好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安全环境建设对于儿童成长安全至关重要。新规划提出一系列安全环境建设要求,包括采取宣传教育、改善环境、加强执法、使用安全产品、开展评估等策略,树立儿童伤害可防可控意识,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安全环境;加大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检测、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食品抽检监测及不合格食品处罚力度,儿童集体用餐各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创建儿童食品安全环境;加大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强化校园学生用品安全管理,杜绝“毒跑道”“毒校服”,创建儿童用品安全环境;倡导安全家装,创建家庭安全环境;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依法惩处利用网络散布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加强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实施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完善游戏产品分类、内容审核、时长限制等措施,推广使用公益性未成年人上网监护软件,加强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保护,创建网络安全环境。

四、提出构建儿童伤害防控体系

新规划在“儿童与安全”领域不仅关注了涉及儿童安全的众多具体内容,还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防控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伤害防控;制定实施市、区县儿童伤害防控行动计划;探索创新并大力推广儿童伤害防控适宜技术,优先制定实施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的伤害防控措施;完善儿童伤害防控的警校联动机制和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合作机制;加大儿童伤害防控的执法力度;完善儿童伤害监测机制;完善各类儿童教育机构、未成年人活动公共场所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对儿童遭受意外和暴力伤害的紧急救援、医疗救治、康复服务水平等,从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推动儿童安全工作。